摇滚的热情之心在当代已经落寞,如果你仍旧身怀梦想,你将如何追求自己的人生,这就是《缝纫机乐队》。似乎在现在,摇滚是个不务正业的事情,疯狂,痴迷,求魔,是他们的标签,而本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摇滚世界,那是一帮为了梦想在平凡世界求索的人,年龄无法阻挡梦想,你的坚持决定了摇滚的前路。
摇滚,在本片最初就被提出,曾经被视为城市荣誉的摇滚建筑物,在当下面临被拆除的困境。纪念物的象征就是带动经济发展,弘扬本市的文化建设。它的拆除寓意着摇滚的破灭,它留存于记忆中,并被人们遗忘。面对这一困境,胡亮想要保存雕塑,希望组建一支乐队,在官员面前重新论证摇滚不灭,它仍旧拥有存在的价值,由此,一只跨越青中老的乐队就在此诞生了。
整体剧情关注于小人物的生活,平凡是人为了生计,为了家庭,梦想早就被埋没也遗失,虽说笑点有些过于夸张,但整体来说温馨并且可爱。程宫是个唯金钱论的经纪人,只要有钱,你可以和他谈论任何东西,他潦倒失败但心底仍存留善良。丁建国是一个为了追求梦想放肆自我的人,她不是不懂父亲的苦心,但音乐是她的支撑,她无法放弃也不能放弃。
老杨年岁已高,似乎是个技术极好的老医生,没想到,办公室中居然藏着吉他的秘密,身体的衰老,与梦想的坚持,二者完全无关。希希代表着孩童时代对于理想的坚持,而她的母亲则意味着现实社会的主流看法,玩音乐不赚钱,只有读书才能够成就自己的生活。李鸿其一个背对观众的鼓手,人生爱情是个酷酷的纹身师女孩。他们这些最为普通的存在,拯救了这个城市濒危的命运,或者说唤醒了人们曾经对于音乐的种种记忆。
什么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为了城市的所谓的繁华和发展,而毁掉曾经的雕塑,重新开发吗。不,真正重要的反而是雕塑“大吉他”,它是对于理想的拥有,也许微弱,但在细心的呵护之下,终会成长壮大。本片全程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也许理想看起来遥远,但你不能够因此去否认它,你要用自己的能力去追逐,在这一过程中,你将成为更好的自己,收获朋友,爱情,亲情甚至更多想象不到的成果。一群人全身心的为了一样事情去努力,那种身体站在舞台之上,全身心地投入演出,忽视周边的样子,是最闪闪发光的存在。我们无法论证,不考虑生活,不准备未来的坚持,疲于各种忙碌事情之时,还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去坚守理想,是否过于的不靠谱的愚蠢,但人生要是你连想都不敢想,那么你的未来已经确定,你从此时到死的轨迹似乎都能够看到。一个城市之所以能够吸引游客的到来,那是因为它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身处其中,你能够感受到文化的痕迹,极具韵味又令人倾倒。
结局的大合唱是温暖的存在,它将理想主义深深地演绎出来,也许有人评论,现实生活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太过虚幻。那种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也许我曾经对摇滚有过敌对,但仍愿意在台下一起为了同样的追求去呐喊的场景,振奋人心,令人触动,或许不符合逻辑,但绝对是真正的美好。愿久经生活的我们,仍然保有内心的真诚和纯真,世界永远善良柔软,保留世人那天真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