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缝纫机网 - 缝纫机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缝制文化 | 服装信息 | 国内动态 | 环球信息 | 企业动态 | 数据统计 | 政策法规 | 制衣技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散文:母亲和缝纫机,母亲老了,再也无法使用它
V.biz | 商业搜索

散文:母亲和缝纫机,母亲老了,再也无法使用它

信息来源:zgfrw.com   时间: 2020-04-15  浏览次数:13

散文:母亲和缝纫机,母亲老了,再也无法使用它

进出母亲的房间,我的目光都会被放在门边的缝纫机所牵引,随后,内心便会有炉火般的温暖徐徐升起。这台缝纫机买回我家已四十多年,它陪伴了母亲近半个世纪。如今,机身上咖啡色的漆依旧完好无损,只是,却被镀上了一层旧时光,这些时光,顺着记忆的缝隙,轻手轻脚走进母亲的房间,又温温软软走进我的思绪。

在我十岁左右,每到冬天母亲农闲下来,我也放寒假在家,最喜欢听母亲踩缝纫机的声音。那一刻,屋外白雪飘飞;那一刻,屋里炉火正旺;那一刻,母亲是勤劳的更是温柔的;那一刻,母亲厚厚的嘴唇紧抿着不说一句话;平时挺得笔直的身子,微倾在缝纫机上,专心致志给家人做东西。一家六口人,大到棉衣罩衫,小到鞋帮鞋垫,都是母亲伏在缝纫机上一针一线做出来的。那时候,觉得母亲会做这些是天经地义的事,当自己成了家,经过数次的尝试,才知道要做好这些需要非常大的努力。

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记得为买这台缝纫机母亲所付出的离家的代价。那个冬天,于我及家里所有人而言,都是一种痛苦的经历和记忆。

七十年代末,仅凭父亲每月几十元的工资,在维持家里吃穿用的正常开销之后,想要买一台新缝纫机该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但是,这难不倒对生活充满了智慧和热爱的母亲。母亲在和我的父亲及祖母商量后,求人介绍,独自一人去了离家几百公里外的独山子的一家小餐馆里打工。那一年,我不到八岁,弟弟六岁,而妹妹只有四岁。那一年,从未离开过我们一天的母亲,整整一个冬季,一人在外承受着思家的痛苦及繁杂的苦力劳作。而我们姐弟妹三人,也在最寒冷而漫长的季节里,久久地消解着内心深处母爱缺失所带来的巨大空洞。

春天的美好,不仅仅因季节更替而致的花红柳绿所带给人的愉悦感觉,更是因为它带来了新的希望。当母亲带着她辛苦了一个冬季而买回的缝纫机返回家中时,母亲流下了泪水,泪水里有幸福,更有心酸:年幼的妹妹已忘记了母亲的模样。

因为这台缝纫机的出现,母亲成为被连队里其他女人羡慕的对象,母亲为此而骄傲;而我们身上的衣衫鞋袜,在品质上也有了质的飞跃,我们更因有这样能干而聪慧的母亲而骄傲。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就无师自通学会了使用缝纫机。

在“嗒嗒嗒”的母亲踩缝纫机的声音中,我们渐渐长大,离家工作,结婚生育,而母亲,为我们也拼尽了全力耗费了她大半生的时光。父亲去世后,在搬家去乐土驿时,离开142团的那一天,母亲曾犹豫,要不要把缝纫机卖掉。

母亲告诉我,她站在空空荡荡的院子里,房门大开,野蛮的风随意进入。这个曾经有那么多温暖的地方,如今被轻飘飘的空气霸占了,母亲有些懵了,母亲不知道该给谁说这些话:“你们曾爬上爬下的布沙发没有了;冬天腌菜的那口大缸没有了;曾一次驮着你们三个娃娃的自行车没有了;踮着小脚把你们带大的祖母没有了;忍着胃痛养大你们的父亲没有了,只剩下了这台缝纫机陪伴着我了!”

我似乎看见当时的母亲,身子一点点一点点矮下去。母亲站在那里,闭上了眼睛,喃喃自语了好久。母亲第一次这么小声地说话,只有她脚边的风听到母亲说了些什么;这些风,会吹过奈何桥去,告诉在天堂的祖母和父亲吗?这些风,会翻越天山,吹到渭水河边的小城宝鸡吗?

母亲不再犹豫,虽然,把这台缝纫机搬到几百公里之外对于年迈的母亲是如此的艰难,艰难到,如同不敢回忆这台缝纫机所带给母亲的关于家人的所有的幸福时光。

如今,我也年已半百。在心里我悄悄对自己说过无数次:多么想再听听母亲踩缝纫机的声音啊。可我知道,如今这台缝纫机,只能是一个摆设了。母亲老了,再也无法使用它。

但是,它存在着,就是我的幸福。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缝纫机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