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缝纫机网 - 缝纫机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缝制文化 | 服装信息 | 国内动态 | 环球信息 | 企业动态 | 数据统计 | 政策法规 | 制衣技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贵阳“发烧友”有个缝纫机博物馆
4.biz | 商业搜索

贵阳“发烧友”有个缝纫机博物馆

信息来源:zgfrw.com   时间: 2021-06-07  浏览次数:31

江华胜收藏的缝纫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姚强

  ????各种品牌的缝纫机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6月2日早上,记者走进贵阳市民江华胜的“琢衣”博物馆里,看到了各式各样充满年代感的缝纫机——白狐、胜家、三菱、兄弟等进口品牌,华南、红岩、蝴蝶、凤凰等国产品牌以及贵阳生产的花溪牌等2000多台缝纫机。

  ????学制衣与缝纫机结缘

  ????1957年出生的江华胜,地道贵阳人,因兄妹较多家庭贫困,7岁的时候,在亲友的帮助下,去了上海当服装学徒。

  ????“我没想到我第一次拿起针线,就与做服装结下了缘。”江华胜笑了笑说。

  ????当学徒时,江华胜很能吃苦,也很有做服装的天赋,别人用几天、或一个月才能学成技艺,他有时一个小时或一天就弄懂了。

  ????三年学艺有成后返家,家住贵阳蔡家关的他在家接裁剪活。“那时,我的岁数还很小,加上布料很名贵,一般人不敢相信,都是亲友信任我,才把布料拿给我作裁剪。”江华胜说,经逐渐磨炼,不少街坊邻居都拿着布料来请他裁剪。

  ????14岁时,江华胜从拾荒人的手中花20元买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台飞人牌缝纫机,一开始这台缝纫机并不能工作,之前,全靠手工针线缝纫做服装的江华胜,从来没接触过缝纫机,出于好奇,他将它拆开、清洗、维修、组装,最终,缝纫机能正常工作。从那时起,江华胜对缝纫机很是迷恋。

  ????随后,江华胜在太慈桥边支起一个裁缝小摊,他说:“那时,帮人裁剪一件衣服或裤子,才5角钱,若加缝纫做工,一共才2元钱。”

  ????1982年,江华胜拿出300元积蓄,在太慈桥凤凰路租下一间50多平方米房屋,仅凭着那台飞人牌缝纫机,开创起自己第一家制衣厂,江华胜仍记忆犹新,当时周边有很多家工厂,接制作工作服订单简直忙不过来,每日早起晚睡,才能如时交货。

  ????1985年,因扩大规模,江华胜把制衣厂搬迁至瑞花巷,厂房约1000平方米,购入50多台缝纫机,承接贵阳市各大剧团演出服装。2009年,制衣厂搬到了花溪吴山村,厂房4500平方米,采用现代化生产机器,工人最多时800多人,从事外贸加工。

  ????江华胜苦笑着说,2012年,因发生金融危机,新加坡一个2000万订单突然取消了,这给厂里一个重重的打击,投入的一千多万元打水漂,制衣厂彻底破产。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因制衣积蓄到一些钱,又因着迷各种缝纫机,我便开始购买收藏,”经一番思考,江华胜把制衣厂改造成“琢衣”博物馆。

  ????收藏2000多台各品牌缝纫机

  ????“琢衣”博物馆分成几个展区,汉唐时代丝绸之路示意图、织布成衣的古老工艺以及布料、刺绣、蜡染整个制作过程的情景化展示、各种熨斗、各个时代、民族服饰等,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些来自中国以及全世界不同时期、不同品牌、不同功能的各类缝纫机,让人叹为观止。

  ????1851年,美国人发明了一种代替手工缝纫的机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缝纫机——胜家牌缝纫机。江华胜手摇着一台展柜上的缝纫机说:“这台就是胜家牌的缝纫机,至今还能使用。”

  ????记者看到,这台胜家牌的缝纫机机身仍光亮,张贴在机身上的生产厂家标识依然清晰可见。“20年前,在上海一家古玩店意外发现了这台胜家牌的缝纫机,经过与店家协商,最终,以3万元钱的价格买下了这台缝纫机。”

  ????1998年,在一名藏友手上,有一台手摇德国制造的白狐缝纫机,江华胜花1.2万元购买回贵阳。

  ????随后,江华胜又花6万元钱,从昆明一家转型皮件厂购买来一台德国制造白狐牌热缝合缝纫机,这台机器不用针线。

  ????“我们贵阳也曾经生产过一款花溪牌缝纫机,我收藏着三台。”江华胜称,1976年,他曾购买了3台脚踏花溪牌缝纫机,只使用了3年,就换上电动的缝纫机了,几次搬厂,他都没舍得丢掉,这品牌见证了贵阳制衣历史:花溪牌的缝纫机生产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几年后停产。

  ????每走过一台缝纫机,江华胜都会讲述这台缝纫机的故事:“这一台是我整个企业的源头,我是靠这台缝纫机发展企业的。”

  ????“这两台在汶川大地震时立过汗马功劳,当时灾区所用的帐篷热合工作都是它们完成的。”

  ????“这台是全世界缝纫机品牌的始祖。”

  ????“这是丰田的缝纫机,丰田是做缝纫机起家的,那时候的丰田还没有生产汽车呢……”

  ????江华胜收藏2000多台全世界不同时期、不同品牌、不同功能的各类缝纫机,这些缝纫机至今仍然可使用。走在这些缝纫机之间,就像走进了世界近代服饰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机械上斑驳的锈迹,正在无声地讲述着纺织业从工业社会一路走来的变迁历程。

  ????35年来跑遍大半个中国

  ????自1985年起,江华胜因制衣挣到了一点钱,便有了收藏各种品牌缝纫机的欲望。

  ????“刚开始收藏时,是因为自己作为一位制衣手艺人,每次看到各品牌缝纫机,就想收藏,算是对‘工匠’的崇拜和尊重。”这是江华胜收藏的初衷,随后,他的收藏之路也“一收不可停手”。

  ????为了收藏缝纫机,江华胜自学电脑上网,通过网上搜索知晓各种品牌的缝纫机,了解生产国的时代和背景,以及机械性能。

  ????1990年,江华胜在西安一家古玩店瞧见一台产自韩国的雅馒头牌缝纫机,询问希望购买,遭店主一口拒绝了。

  ????“我没有立即离开,坐下来与店主一起喝茶聊天,谈论其他古玩品,双方交谈期间,我不时透露自己是一名制衣人。”

  ????江华胜说,第二天、第三天均去该店闲逛,与店主喝茶闲聊,第四天,他的诚意打动了店主,终于同意把这台缝纫机转让。

  ????有一次,他获知南京一名藏友家有台日本生产的青柳牌缝纫机,他忙放下手中的活连夜坐火车赶去。

  ????“赶到时,这名藏友已外出,家属又不能作主,上世纪90年代,交通并不快捷,从贵阳到南京需坐2天火车。”

  ????江华胜为了能见到这名藏友,他找了一家宾馆住下,等了一个星期藏友才回家来。因他的执着感动了藏友,他顺利得到这台缝纫机。

  ????江华胜说,每台缝纫机都有曲折而艰辛的故事,35年来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国内品牌较好收藏到,国外品牌是进口货数量又少,不少藏友都视为珍宝,不会轻易出手,有时为了一台缝纫机,我跑上几趟、十多趟,通过托熟人或自己软磨硬泡,才能拿到手。”江华胜说。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缝纫机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