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缝纫机网 - 缝纫机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缝制文化 | 服装信息 | 国内动态 | 环球信息 | 企业动态 | 数据统计 | 政策法规 | 制衣技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制衣技术 > 机械深度报告:工业缝纫机:周期蓄势待发 龙头市占有望持续提升
B.biz | 商业搜索

机械深度报告:工业缝纫机:周期蓄势待发 龙头市占有望持续提升

信息来源:zgfrw.com   时间: 2023-07-22  浏览次数:29

  行业呈现周期波动,国内周期蓄势待发缝制机械中工业用途较为广泛的是工业缝纫机。从工缝机行业产量和规模来看,一般3-4 年会出现行业的周期波动,形成原因主要系:1)下游服装企业的盈利呈现周期属性,采购需求因而波动;2)老旧设备对效率有明显影响,因此会出现更新周期。通过同步指标趋势指引,纺织业PPI 当前水平已接近2020 年9 月底部位置,有望触底后回升,行业景气有望进入复苏期。新一轮上行周期的起点或起于23Q2 前后。原材料价格相较高点明显下降的背景下,中国内地企业营收和利润等财务指标也有望伴随行业上行周期迎来触底反转。
  保守预计全球工业缝纫机市场约300 亿元,市场空间有望提升根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数据,2018 年以来规上缝制机械企业营业收入稳定在300 亿元以上,2021 年约240 家规上缝制机械企业营收达371.97 亿元。其中,行业百家整机企业占规上企业营收的比例呈缓慢上升态势,自2018 年的66.26%提升至2022H1 的69.43%。在工业缝纫机领域,中国内地企业占据较高份额。中国内地有杰克股份、上工申贝等企业,海外及港澳台有日本飞马、日本兄弟、日本重机、台湾高林等企业。根据海外及港澳台主要企业营收及中国内地企业销售情况,我们保守估计2021 年全球工业缝纫机营收规模为300 亿元左右。其中中国内地企业营收约178 亿元,海外及港澳台四家企业日本重机、日本兄弟、日本飞马、台湾高林营收约73 亿元,海外及港澳台其他企业保守估计约50 亿元。从中国出口价及主要代表公司产品售价看,工业缝纫机的单价近年逐步提升,2016 年杰克股份单台工业缝纫机价值量为1739.16 元,2021 年则提升至2195.46 元,年均复合增速为4.8%。随着产品持续升级迭代,行业空间有望实现扩容。
  国产工业缝纫机占据主导,上行期龙头市占率提升更快随着工缝机行业从欧美转移到亚洲,日本企业率先崛起。随着中国企业在设计研发、品牌质量等方面的不断投入,与世界成熟企业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发展逐步壮大,德国奔马、杜克普爱华等老牌欧美企业也被中国企业收购。面对新冠疫情,中国较好的疫情管控也使得中国企业更早的复工,牢牢把握住了机遇,工业缝纫机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提高。中国内地缝制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优势明显。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统计显示,2021 年行业前10 家整机企业占百家整机企业产量的比重占比达77%(2016 年Top10 比重为52.7%),占百家企业产值的比重达61%,行业集中度得到持续提升。具体来看,2022H1 行业百家整机企业总营收约122.00 亿元,其中主要龙头企业杰克股份营收31.12 亿元,占比约26%,上工申贝营收9.15 亿元,占比8%,中捷资源、标准股份、方正电机营收占比分别为4%、2%、1%。主要企业营收占行业百家整机企业比例达40%。观察中国内地企业发展,从产品价格看,以杰克股份为代表的国产产品具备高性价比,当技术实力逐步提升,行业认可度会迅速扩大。同时,渠道布局完备利于客户的维持与售后服务;前瞻布局产能充分把握市场需求,龙头上行期市占率提升更快。
  风险提示
  1、海外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
  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缝纫机网证实,仅供您参考